产品展示
  • 适用于荣威550 750 350 W5名爵MG6 5 4 3 7雨刮喷水电机马达水泵
  • 福特锐界plus改装配件爆改装饰用品中控桃木碳纤维内饰贴纸专用
  • 瓦尔塔蓄电池斯柯达新明锐晶锐速派昕锐昕动1.6L野帝原装汽车电瓶
  • 16-21款新骐达中网外观改装配件2021前脸专用装饰水箱防虫网用品
  • 东风帅客/菱智M5/比亚迪G6/F6/S6思锐原装风帆60AH蓄电池汽车电瓶
联系方式

邮箱:admin@aa.com

电话:020-123456789

传真:020-123456789

汽车音响

维修培训总结十篇

2024-04-29 22:18:51      点击:292

维修培训总结十篇

维修培训总结篇1

汽车维修技术是维修一个变革的时代 ,知识改变命运,培训篇学习改变未来 。总结我在培训期从事汽车维修光盘 ,维修书籍的培训篇收集,汇聚一流专家汽车维修培训总结 ,总结并作出自己的维修总结。

一、培训篇汽车维修理念

汽车维修从故障修理为主转向以定期维护 、总结预防故障为主;除汽车维修外 ,维修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篇维修企业还兼营整车销售、配件供应 、总结技术咨询  、维修旧车交易、培训篇事故车维修等业务;维修企业的总结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都非常强 ,“质量就是让顾客满意”  、“质量就是零缺陷”  、“质量就是我们的未来”等标语在车间随处可见;由于车辆设计注重了整体可靠性 ,汽车维修厂基本上以小修和维护为主,而且多为换件修理,一般不设大修工序。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我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生产企业也开发和生产了修车王、电眼睛 、废气分析仪  、点火测试仪等发动机检测诊断设备 ,但功能都比较单一 ,在检测诊断技术上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

二、汽车诊断在维修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

汽车诊断车间是维修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工的作业主要依据也是汽车诊断的结果。汽车诊断车间有专门的汽车诊断师(“汽车医生”) ,根据电子设备诊断结果再加上个人经验来确定车辆故障部位和维修方法 。在我国,这种作业方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没有专门的“汽车医生”,虽然要求汽车维修前必须进行诊断检测,但专门配备“汽车医生”对汽车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的企业并不多见。可能有些企业以维修工代替“汽车医生”,既进行诊断检测,又进行维修作业 ,这是一种进步 ,但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汽车维修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汽车医生”必将成为汽车维修的关键岗位,汽车维修工会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角色 。因此 ,加快培养适应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要的“汽车医生”,是今后行业人员结构调整和素质提高的重要任务。

三 、优质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培训中 ,我们体会到现代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及现代汽车业对人才的需求概况 ,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工厂的差距,明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双元制教学”改革:工厂要的是胜任某一个岗位的熟练技术工人,我们的职业教育要顺应这种需求!否则  ,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能为社会所承认 。因此 ,“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高职教育所能努力的方向 ,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 ,从学校的设备 、师资力量、学生素质 、招生能力以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衡量  ,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办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 ,长流不止 ,永不枯竭 。

另外,经过本次培训 ,我们对工人的生活方式、公司的管理制度 、以及产品的销售状况,市场的同行业的竞争也有一定的了解 ,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维修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系统化培训方法;岗位全面工作能力

维修活动在核电厂的运营业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证维修活动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是要有足够能胜任维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因此 ,必须建立维修人员培训体系,采用适宜的培训方法 ,保证维修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达到岗位工作要求 。如何培养出足够胜任维修工作的人员,为机组运行保驾护航 ,从而保证核电厂的运营业绩是维修部门重点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根据IAEA推荐,系统化培训方法(SAT,Th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是获得并保持核电厂人员资格和工作能力、保证人员培训质量的最好的培训方法。系统化培训方法是一种工作方法 ,分为分析 、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5个阶段。它是针对具体工作岗位,从提出人员全面工作能力要求开始,开发和实施培训大纲 ,到为达到这些全面能力要求进行的必需培训 ,最后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个逻辑过程 。

为了阐述SAT方法在核电厂维修人员培训中如何应用 ,选取机械维修管阀工程师(以下简称管阀工程师)作为应用的岗位,从核电厂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开发、培训实施 、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管理四方面进行应用说明 。

1.培训大纲开发中的应用

岗位培训大纲是人员经过培训取得岗位全面工作能力的保证,因此培训大纲的开发是SAT应用过程的重点,也是SAT应用的基础。

按照SAT的方法,管阀工程师岗位培训大纲的开发应从该岗位任务分析着手 ,获得岗位全面工作能力要求(KSA) ,然后通过KsA清单确定岗位培训目标,最后按照最终培训目标和分解目标进行岗位培训大纲的开发 。此外,大纲设计过程中还需评估培训资源  ,确定培训方式和考核标准 。

1.1全面工作能力(KSA)分析

目前,我公司还未建立管阀工程师岗位初始培训大纲  ,因此需要从岗位任务分析入手 ,确定胜任该岗位工作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从而确定岗位培训需求 。全面工作能力分析的第一步是岗位职责分析 ,通过岗位的工作范围 、岗位职责确定管阀工程师的岗位任务清单 ,进而分析得到岗位全面工作能力KSA清单 。

1.2培训大纲的开发

全面工作能力分析阶段已获得管阀工程师的任务清单、KSA清单。本阶段主要是将分析的结果转化成培训大纲  ,包括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 。

1.2.1培训目标

维修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 ,决定了技能培训在维修人员培训中的比重 ,所以维修人员培训目标确定 ,应重点关注技能操作培训目标的建立过程。

最终培训目标与任务相对应,分解目标与KSA清单密切相关。因此技能培训分解目标基本由基础知识、技能、模拟操作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执行该任务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明确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每一个工作步骤依据的标准 。

1.2.2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按照最终培训目标和分解目标进行开发。在计划安排过程中 ,需要考虑培训课程间支持、依赖的关系 ,同时也需要考虑培训时间的安排 ,使培训课程模块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并节省有效培训时间 。

(1)培训课程规划:根据分解培训目标,确定不同的培训课程,再根据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培训课程规划为培训模块  。培训课程规划时需考虑以下内容:

同一任务领域内需要培训的任务进行排序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 ,相互支持关系,将培训任务进行先后次序排序 ,这样下一步培训任务容易与前面培训课程建立承接关系。

任务组合 ,确定培训课程。同一任务对应一门培训课程,也可能多个任务对应一门培训课程 。所以将分解任务进行组合 ,确定合适的培训课程。

(2)培训时间安排:按照课程的依赖关系及学员的初始水平,将培训课程的实施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这样更利于培训的实施。培训时间安排需考虑以下方面 :

课程模块培训时间的安排 :岗位任务中包含有同一领域的知识、技能及管理要求类分解目标  ,由于这类分解目标相对比较独立 ,可以成为一门特定课程,并提前培训 。

如培训课程规划中分析得到的基础理论(辐射防护 、工业安全)、电站系统包含在维修岗位许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分解目标中,所以该课程模块的培训时间需要安排在前面实施。

同一模块中课程培训时间的安排:模块内的课程内容相对较为独立 ,但课程间也存在着依赖与支持的关系,所以同一模块内基础课程的培训安排也需要安排在培训前面完成。

1.2.3培训大纲的设计

按照上述应用分析,结合我公司维修人员的特点,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中的课程规划如图1所示 :

2.培训实施中的应用

培训实施阶段主要包括 :教员备课、进行培训 、考核 、反馈 、培训记录。与培训方式相对应 ,管阀工程师培训现采用笔试、口试 、操作 、总结和综合评价5种考核方式 。为了达到更佳的培训效果,培训实施中考虑学员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学员参与率的同时提高培训设施和培训资源的可利用率。并做好培训记录、考核试卷、评价反馈单等材料的收集整理 ,一方面为日后的培训积累材料另一方面可以为培训管理提供素材。

此外 ,培训材料的准备也是培训实施的必要保障。培训实施前,按照既定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材料准备,培训材料包括PPT介绍材料、程序等,需要在满足培训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加大音像材料、试听媒介等材料的投入,这样可以增强培训实施的效果 。

3.培训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培训效果评价是维修培训大纲有效性的保证。通过维修人员接受培训后的工作绩效来评价培训的作用  ,从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出发 ,在分析总结培训理念与需求 、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实施等环节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各方面原因  ,提出有效改进方式并将结果反馈到培训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

目前,维修人员培训效果评价信息主要来源于七方面 :经验反馈,检查和评价报告,程序变更,管理人员的意见 ,在岗人员的意见 ,教员的意见,学员的意见 。通过定期分析反馈评价结果,更改培训薄弱项 ,使维修人员培训紧密的有机结合。

4.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维修培训总结篇3

丰富多彩的成长经历

薛庆文与汽车维修技术结缘可以算作是机缘巧合 。在1991年初中毕业时 ,有人建议他学习汽车维修技术 ,因为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他就毅然来到哈尔滨市时代电子技校读书,主要进行汽车底盘系统方面的学习。1993年毕业时  ,他进入鸡西市当时最大的综合类维修企业做学徒工 ,他被分配到了别人都不愿意从事的底盘组进行学徒。而正是在底盘组工作的经历 ,可以让他全面了解车辆底盘的各个系统和部件,为他今后在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真正开始全面接触汽车自动变速器以后 ,他就觉得应当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对未来应当有详细的规划 ,不能只是自己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 ,能不能总结成相关的内容让大家都有所了解。于是他养成了做维修笔记的习惯 ,后来他在《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等行业内权威媒体开设的自动变速器维修专栏就是在这个时期打下的基础 。

在1999年3月,他来到秦皇岛一家合资维修企业工作,主要负责车辆维修和技术培训 。当时大多数维修人员都是在摸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维修技能 ,造成当时汽车自动变速器返修率极高 。他想能不能借助参加外界的培训将自己的维修技术进行升华 ,从而达到减少返修率的目的。于是他带着很多的疑问到哈尔滨参加了为期15天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培训班  ,这次培训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

时间来到了2001年3月,在北京汽车工程学校帅星培训部举行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培训班上  ,他结识了国内汽车维修领域的几位专家 。由于他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非常感兴趣 ,在培训班中授课的龙凤丝老师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有很多问题都向龙老师一一请教 。正好当时国家车辆检测中心成立了北京中车行汽车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那几位专家就推荐他去从事这个工作。2001年9月,他来到了北京,开始负责对中车行的会员企业进行电话和网络方式的技术支持,并陆续参与到系统的汽车维修培训当中去 。2005年初,他离开了中车行,成立了北京陆兵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车辆的维修 、保养和置换以及汽车维修企业的加盟和维修技术培训。

薛庆文在进入汽车领域后获得过不少的褒奖,给他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一次就是在2008年3月16日举行的由北京汽车维修技术总监俱乐部组织的“技术总监诊断绝活说课大赛” 。在经过2轮的筛选后,他成功入围大赛决赛阶段的8强。其他入围的选手来自全国各地 ,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授 ,也有技术过硬的技术总监 。他顶住巨大的压力 ,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授课,从授课过程中此起彼伏的掌声就能判断出这次授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终 ,他获得了此次大赛设立的唯一奖项——“2008年度最佳诊断绝活贡献奖” 。

管理岗位应对各类挑战

薛庆文觉得自从接触到管理岗位的工作之后,还是感到了些许的压力 。当初在鸡西市的综合类维修企业时,他从班组长升任为工长之后,实际上也负责一些基本的管理工作 。当故障车辆来到维修企业后 ,需要工长首先判断车辆的故障 ,之后就需要派遣1个或几个班组对车辆进行检修 。但在人员的协调关系上他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 ,他就会将无法协调的工作亲自完成,其实这也是出于无奈之举 。

2005年 ,薛庆文成立了北京陆兵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后,在车辆维修管理方面 ,他管理的快修店只有不到10名维修人员和2个工位 。快修店设有专门的车间主管 ,这名车间主管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追随着他 ,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 ,只有真正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他才会去参与 。车间主管分担了他很大的压力,让他有时间可以专门处理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 。他建议在日常的车辆维修管理方面一定要遵守制度,工位、工作效率、工作安全以及维修技术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维修效率、流程等内容都是固定的 ,只要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就可以。

薛庆文对店内维修人员的管理都是采取梯队形式的零基础培养,只要维修人员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他就会安排相应的工作给他们 。如果维修人员没有达到规定的技能水平  ,他绝不会安排超出范围的工作给维修人员。

培训岗位不断开拓创新

1997年 ,薛庆文工作的企业成立了鸡西市职业技能专修学校,这所学校可以进行职业技能的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他负责每周为学员进行一次培训 ,但培训J的内容比较少 ,而且并不成系统  。

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培训经历是在2003年 ,他与王凯明老师一起到银川进行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培训 ,为1000余名维修人员进行授课。在这次培训的3个月前接到通知时,他的压力非常大,他总是在考虑 ,应当怎样为这些维修人员进行授课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呢 ?如果进行授课的内容得不到在场维修人员的认同 ,甚至出现维修人员在授课过程中提出自己熟悉领域之外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就在他心里就有些忐忑时 ,当时所在公司的领导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让他在这次培训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使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他认为培训应当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于基础培训,另一类属于提升培训。基础培训应当是一个定向培训的过程 ,在基础培训的内容方面,理论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但大多数国内汽车维修相关的书籍或教材推出的时间比较早 ,有些内容已经滞后于市场中实际车辆的应用,教材中的很多车型在维修企业很难见到了 。他组织的基础培训都是使用他亲自编写的培训教材 ,针对性非常强。

参加提升培训的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在实践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是在维修诊断方面的思路 ,这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是每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可以做到的。某一故障的产生,可能会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引起 ,学员不仅应了解自动变速器,更应当对整车有着全面的了解。其实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系统都掌握那么详细,只要掌握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就可以,弄清为什么一个系统内产生故障会影响到另外一个系统,至少这些需要掌握 。

随着他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增多 ,授课的经验不断丰富 ,现在进行培训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了,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 。越是规模大的培训 ,他就越能迸发出更大的热情。他现在参与的培训种类也是越来越多 ,不仅局限于维修人员的培训 ,还涉及到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培训,维修类技师和高级技师这类的高端人才培训等方面 。虽说他近两年从事一线维修工作有所减少,但只要一有时间 ,还是会和维修人员一起去检修车辆,解决一些他们无法排除的疑难故障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去思考和总结 。在培训中授课的内容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没有实际工作中的经历进行补充,培训就会变得很乏味 。

维修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课程体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5727(2014)01-0016-04

《关于实施2012年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指出: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实施培训基地项目,探索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深化培训基地与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从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装备、能力评价等方面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经验,为推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培训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核心 ,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保证。2012年5月 ,我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建设期为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 。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确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分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 。笔者拟介绍我校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中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策略。

明确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一)以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为指导

为规范和指导各地 、各技工院校做好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制定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 。《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明确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结构内容和开发程序,是规范和指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技术性文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 ,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 ,为打破学科性课程体系 ,开发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

(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指导下 ,以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的岗位培训需求为出发点 ,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 ,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 、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归纳工作任务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进而确定培训课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学习任务进行方案设计;以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工作页 ,从而架构起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了培训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及规划 ,笔者从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体系建立的实施规划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培训在高技能人才培训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规格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分为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事一般性职业活动应普遍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来说,包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 ,遵守各项工艺规程 ,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对于技师来说 ,除了具备高级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外  ,还应包括:能根据生产流程变化独立解决工作过程中非常规性的综合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培训高级工操作人员,能协助部门领导进行生产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 。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动有特殊作用 ,并在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它是职业素养在某一方向上的高度发展,体现在职业技能上即为高技能操作能力 ,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职业素养是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专业能力不能脱离职业素养,它是职业素养在某种职业中得到高度发展的特殊表现 。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良业绩,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 。经调研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级工层次和技师层次的专业能力需求如表1所示 。

按照一体化规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企业调研 ,确定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

我校到北京周边地区大中型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岗位进行调研  ,了解机械设备维修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能力、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要求以及实际工作任务 。此次调研是以北京地区机械设备维修行业的国有 、三资 、民营等企业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机加工企业 、机械设备维修企业 、机床制造企业等 。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 ,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电话交流。调研内容涉及被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 、被调研人员的基本信息 、维修人员构成、企业维修岗位、机械设备常见故障、企业机床保养 、企业对维修岗位培训意愿及建议等方面。

通过调研 ,我们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工的主要工作岗位有机械设备装配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工、机械设备维护维修工 、机械设备售后服务技术员等 。机械设备维修工岗位要求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具备机械部件与组件装配的工艺能力和操作技能 、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的能力、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认真细致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

根据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岗位高级工和技师层次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的不同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 ,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高级工和技师)确定高技能培训基地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培训目标为:

高级工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 ,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 。具备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修理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具有对常用机械设备进行精度检测的能力 ,具有进行故障排除、维修保养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高级工的要求 。

技师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 ,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 。具备精密 、大型 、复杂设备修理 、安装的能力;具备编写维修作业的技术文件和主要部件的维修工艺的能力;具有常用设备质量问题的分析能力;具有在设备修理 、改造中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的能力;会进行设备修理  、安装后精度检查;具有现场管理能力 ,能参与企业新设备验收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技师的要求 。

(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召开了实践专家访谈会  。在访谈会上 ,我们引导实践专家明确职业发展阶段等基本概念  ,由实践专家介绍个人从接受职业教育到成为实践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及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实例,并为高级工阶段和技师阶段分别列出3~4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案例。然后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讨论 ,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同类项合并,整理 、筛选、汇总代表性工作任务 ,形成“代表性工作任务汇总表”,如表2所示。

在进行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典型工作任务和培训课程如表3所示。

根据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结合高级工和技师层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 ,我们组织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 ,分析机械设备维修工高级工和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进行职业行动能力疏理  ,将实际工作任务归纳整理成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 。访谈会上,我们对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进行总结  ,通过集体研讨,提炼出该职业领域需要培训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11个典型工作任务 。11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转化为11门高级工和技师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和范围 ,结合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的工作难度及工作范围,结合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及技师鉴定标准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归档 ,提炼出6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高级工层次 ,5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技师层次。再由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 、工作岗位 、工作对象 、工具与器材、工作方法  、劳动组织 、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归纳出学习领域。经过小组讨论 ,明确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最后就整个研讨会过程和内容听取会议代表反馈意见,总结得出11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果 ,分析成果的实际价值。随后 ,进一步召集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与实践专家 、专业教师一起详细描述每个典型工作任务 ,包括工作对象,工具 、材料 、设备及资料 ,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在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 、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通常情况下 ,典型工作任务与一体化课程一一对应,形成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

(四)描述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具体学习任务

在企业技术专家  、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协助下  ,具体分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途径,完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的描述。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 、工作对象 、工具和工作方法 、工作组织 、对工作及技术的要求 、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完成机械设备维修任务的工作过程、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服务对象是谁、怎样获得资料  、怎样交付、工作岗位的名称及简单描述 、环境条件如何等方面 。

在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 ,结合地区区域发展特征及学校师资、场地  、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任务 。原则上  ,每一门一体化课程可对应设计开发若干个学习任务,若干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总和大于或等于该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 。并且学习任务由易到难排列  ,高级工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 ,技师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同时,每一门课程中的学习任务都设计了灵活选择的学习任务,主要考虑到不同企业对培训的需求有差异 ,这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培训需求增加或替换与企业实际紧密相关的学习任务。

(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学习任务活动环节

针对每一个学习任务,具体分析其对应的一体化课程描述,根据该门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及工作与学习内容 ,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确定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既有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设置的必修学习任务,也有选修学习任务。选修学习任务采取受训人员自愿选取的原则,可以学习选修任务 ,也可以把企业的项目或案例作为培训内容,采用一体化课程培训形式,由培训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培养融入每一个培训任务中。定期更新培训内容 ,及时吸纳新知识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 ,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培训内容中 。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相应工作页

根据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 ,对应一体化课程或某一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 、工具书 、说明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或该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包,引领受训人员完成培训任务 。

结语

“让合适的员工参加合适的培训” ,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学习顺序。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了职业素养培训 ,包括思想品行 、职业道德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训 。

总之 ,我校国家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以服务企业培训需求为目的 ,以一体化课程开发规程为指导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目标,符合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同时 ,选修性的学习任务为受训员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提供了空间 ,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1]徐广福.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山东教育科研,2002(4).

[2]赵景利.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职业时空 ,2007(9).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延吉.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5]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2).

维修培训总结篇5

一 、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的意义

维修质量的重要性,其实无需说些大道理,只需引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来证明——维修质量不过关 ,售后服务的所有努力都将变得徒劳  。同理 ,维修质量满意度自然也就成为客户满意度的“主打歌” 。

客户满意度 ,通常是建立在客户所获得感受的基础上分级考量的 。例如 ,体现在客服报告中的即是若干体验点的满意度分值,划分为极为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和不满意4个等级  。客户体验的感受主体可分为3个层面 :基本要求、客户期望和愉悦感受 ,愉悦感受是建立在基本要求和客户期望基础上的 。如图1所示,客户体验的基本要求三要素为质量 、价格和时间,而维修质量又间接影响着价格和时间。如果维修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或者维修预案制定存在问题,都会引起价格的质疑和时间的延长,继而间接导致客户的抱怨  。

与此对应,当前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运营要求已从“产品及流程导向”转向“客户体验导向”;想要赢得最佳客户体验 ,需要赢得维修质量满意度。由此 ,我们所想和所做的,就是使全体员工形成统一的观点;从管理上真正实现维修质量满意度的提升 。

维修质量的满意度控制可从2个维度来导入分析 。一是客户体验的感知 ,二是客户体验的量化标准 。客户体验的感知可以用专业化程度来衡量 ,专业程度涉及专业的技能、专业的形象及专业的态度,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客户所感知的“专业化”(图2) 。

维修质量满意度的量化标准,在客服满意度调查报告中会体现为很多客户体验关注点 ,如服务响应速度 、服务友好度  、一次性修复率  、正确维修率及修车等待时间等。其中和维修质量满意度相关联的量化指标为正确维修率和一次性修复率,当然 ,如果再考虑到时间因素,还有维修效率 。对维修质量满意度的管控 ,其实质正是如何运用多种有效策略把量化指标做得更好。

二 、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个控制策略模型(图3)。这个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策略模型在结构上分为4个环节 :预防保障  、现场管控、反馈修正和绩效评估。

1.预防保障

如果说控制策略的实施方式是“对标与问责” ,那么预防保障环节就像是确保我们做到“对标与问责”的系统安装光盘 ,如果这个光盘的版本过低或者安装失误,应用软件一定会错误频发。

(1)高效的组织架构

①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实施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的重要基础 ,要保证控制流程的每个结点都有相应岗位人员去匹配  。然而,架构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要与当前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团队的工作能力相适应。例如,为开发新的技术项目而设立的培训及监督岗位可能会造成岗位的空设现象。笔者建议的售后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如图4所示。

②岗位职责和评价体系

在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中,每名员工都要能胜任其岗位职责,这样组织才会高效进取。为达成这一目标 ,必须对组织架构内的管理者及员工设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日常检查评价体系 。岗位职责大家都比较清楚  ,所谓日常检查评价体系,是让团队的每名员工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每天应完成的工作(岗位职责与日清日结任务表会进行双向沟通 ,并签订责任状) ,同时上一级负责人每天可以据此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③人才招聘和培训管理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 ,对于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人物——技术经理和技术内训师 ,在前期人才招聘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重点岗位的结构化面试流程进行,以保证此类管理架构中的重要岗位达到“人才匹配”。然而  ,在现实情况下 ,即使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也很难做到立即胜任该岗位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有岗位培训(岗位技能测评)和持续提升体系(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作为重要补充。

(2)岗位技能测评体系

进行岗位实习前 ,必须通过相应岗位的技能基础测评 ,技能测评分为服务顾问 、维修技师和综合岗位人员3大类别进行。就维修技师的技能测评而言,可以将其分为7个阶梯等级,分别为新入厂员工(学徒) 、一级助理技师(保养工) 、二级助理技师(操作工) 、三级助理技师(初级诊断工)、中级技师、高级技师和专家技师(图5)。每个等级申请(实习)上岗前都要进行公开的测评 ,测评的主要形式为实操或情景演练,即针对考核的项目进行公开操作和实操问答,由技能测评小组评分最终决定是否通过技能等级测评 。

所谓测评动态性,是指岗位技能基础测评的内容是不断更新的,如新车型的相关技术等 。在培训完成后会将考核结果录入到员工岗位技能测评表中 ,如果定期补测的岗位技能项目不能通过  ,也要暂停上岗 ,直至补测合格后才能上岗 。

(3)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体系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体系的目的 ,是通过培训实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共享,保证人员胜任岗位要求,从而最终提升维修质量满意度和品牌竞争力  。

培训内容是基于保证员工胜任岗位要求而设计的,可分为技术类培训、非技术类培训和公共课程3大类(图6)。3类培训课程相互作用与影响,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员工岗位符合度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就提升维修质量而言 ,核心当然是技术类培训。技术类培训课程要在基础性文件资料(如维修手册、实操指导手册及厂方技术通报等)的基础上,由技术经理和内训师组织开发出一系列原创性的培训课程(如新车型各总成培训 、电控系统专项培训) 。由于整车厂商培训的重要性 ,原创性的培训课程也应包括此类厂商培训的转训 。除了以上自行开发的专项技能提升课程 ,技术培训课程还应包括内部技术交流通报 、故障一点通等,这些内容可以是原创 ,也可以是业务交流研讨或报纸杂志发表的相关内容。总之 ,要更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意义。

技术经理和内训师是培训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负责人,但为了增强全员的参与意识 ,也可以吸纳有一定技术专长和操作规范仔细的维修人员做示范性讲解(图7)。技术经理和内训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培训中不要只教授理论知识 ,还要注意培训方法和实施策略。如图8所示的培训实施策略中,首先要在需求分析环节针对员工不同的岗位 、入职时间及技能水平等进行充分地调研。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互动式培训,现场实训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便会大大增强。

培训测评也是培训中的关键环节 ,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好坏。很多培训流于形式,就是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了“得过且过”的现象 ,而良好的测评体系是和岗位评级  、月度绩效评估高度关联的 。如前所述,要把每次培训内容列入相应的岗位等级测评中 ,不能完成就意味着暂时不能从事相应等级的工作。

维修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 : 大秦线;车辆段;职工教育;重载

【中图分类号】F532

1 概述

大秦铁路在铁路重载运营密度、运输效率 、干线运量等方面保持着世界重载运输技术领先水平。大秦线的所有车辆检修由湖东车辆段担负,全段现有干部职工4717名。其中:干部490名 ,占职工总人数的10.4% 。主要行车工种人员2427名。全段研究生12人,本科329人 ,大专1026人,其他923人 。近年恚车辆运用检修大量采用了新装备新技术 ,如“5T”、“HMIS”、“AEI”系统;水射流除锈机 、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外圆磨床RFC型牵引杆、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等领先的技术和一流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 。为确保大秦线重载运输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加强重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掌握重载技术的职工队伍  ,以保障大秦线重载车辆检修管理稳步发展。

2 创新重载培训方法

创新重载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抓好重载应急处置培训 、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几个方面工作 。

2.1 重载应急处置培训

应急救援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秦线全长653公里 ,山区多 、隧道多地理环境异常复杂;而且保证区段长 、列车编组长运行中发生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种类繁多 ,车辆部门应急处置各类行车事故和车辆故障的压力巨大。我们总结出“扶 、拉、抬、接 、切”的行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各类行车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培训方法 ,专门设立一条应急救援演练的线路,供各车间、救援队和广大职工日常培训演练  ,同时创新了“长大风管” 、“抬轮器”、“人字形扶梯”等重载救援培训模式 ,提高对各类行车事故应急救援和各型车辆故障应急处置的能力 。编制了《大秦线重载货车应急处理方法》及《大秦线重载货车救援机具使用方法》,以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为切入点,确保重载货车运用安全应急处置到位 。

2.2 重载监控5T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为了尽快提升重载监控5T设备维修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技能 ,更好地适应设备日常维护和故障应急处理的需要 ,我段利用旧设备或配件在整备线安装了THDS模拟探测设备1套,设立计算机和服务器作为教学培训机,采用模拟现场的培训方式,进行5T及AEI设备维修培训,为职工搭建了提高岗位技能的平台。通过补强维修技能短板,逐步实现全员专业素质达标 ,确保维修人员能够熟知并掌握THDS、AEI设备半月检和春秋检的检修标准及方法,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如示波器 、磁钢检测仪、场强测试仪等),达到能够独立准确识别故障、消除安全风险的能力 。同时把茶坞运用车间机检作业的成型经验汇编成便于职工学习的故障图库及图册,组织各运用车间进行学习,重载监控5T维修管理实战能力有效提高 。

2.3 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列车技术作业程序是开展车辆运用检修工作的基础 ,是指导货车运用检修作业的根本 。我们在创新培训方面注重列车技术检查培训,主要包括出动接车、信号插设、轴温鉴定 、检查修理 、制动机试验、简略试验 、送车检查 、列队归所等工作。列车技术检查作业按列车性质不同分为到达作业 、始发作业、中转(有调、无调)作业和通过作业。我们融入货车运用安全风险控制培训,总结提炼出始发列车、到达及无调中转列车 、有调中转列车 、到发一次作业列车、故障维修列车等五种列车技检作业培训程序 ,为现场落实标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标准依据。编制了《集成制动装置》 、《新型转向架》等新技术教材 ,满足重载列车技术作业培训。

2.4 重载整列整备作业培训

整列整备作业方式,是我段结合大秦线重载运输特点 ,我们加强了培训 ,整备作业一是不摘车整进整出,畅通湖东枢纽运输,解决检修扣车难的问题 。所有的挑车作业全部在段内进行,释放了湖东枢纽的解编能力 。二是及时处理车辆故障,确保车辆运行品质。利用整备作业不占用车站线路和编组发车时间以及段检修车间设备资源等优势 ,对运用车辆故障进行集中彻底处理,以提高车辆运行品质。为切实提高职工的现场实作能力,确立了“找靓点采集经验 、抓重点现场教学 、强基点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实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素质保证。

3 重载教育管理具体措施

面对大秦线重载运输的新形势 、新任务  ,需要全段职工不断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安全风险识别技能 ,既要弄清产生车辆故障的原因 ,又要刻苦专研消除故障隐患的措施,因此我们采取了具体措施如下。

3.1定期举办重载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

举办运用系统重载能力培训创新了培训模式 ,采取集中办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期间 ,举办了运用车间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比武活动 。

维修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技能培养;“基地‘加’企业”;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0118(2012)10—0129—02

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全面的就业竞争力、从业适应力 ,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了学校各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探索新型的技能培养模式 ,也成了每个职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目标。

一 、新型技能培养模式的提出

学校针对注册入学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 ,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对目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 ,对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与完善 ,总结出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技能培养模式——“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三年短暂的学历教育年限内 ,把他们培养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符合当今生产第一线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建立生源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教育“接合点”,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二、“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  、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以及师资、经费和设备等着手,初步构建“基地‘加’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链 ,然后依据企业调研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培养方案 ,并加以实施 。“基地”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指校内、外对口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多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差 、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而直接到企业上岗又满足不了生产技能要求的实际问题 ,探索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 、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 、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的有效途径 ,根据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把专业技能分解为基础技能与基本技能而进行分阶段培养 。基础技能为掌握和运用某项专门技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单元,如工具、量具 、仪器 、仪表和专用设备的规范使用等等  。基本技能为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完成企业某项生产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如正确使用工具、量具  、仪器仪表或设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等等 。基础技能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基本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基础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巩固提高 。基础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模式进行训练培养,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或模拟训练培养 。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的条件下  ,再到校内外对口企业的生产岗位上 ,在师傅指导下通过产教结合 、顶岗实习等训练方式,对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应用、巩固和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品字”型结构)所示 :

图1 技能培养模式内容链图

三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教学环节

从以上“结构图”可以看出,两个小“品”字沿着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其相连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依赖 、互相补充、不可分割。从链条的始端到链条的终端,学生完成了对职业技能的由无知到有知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生疏到娴熟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基础技能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汽修专业学生要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机械识图技能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和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 ,主要涉及到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 、《钳工实习》 、《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汽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其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训车间融为一体,老师和师傅互为角色 。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现代企业实践教学能力 ,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的观摩和体验中“有的放矢”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某些“概念”和“公式” 。即便是一些比较适宜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与实践 、实物、实例的结合上来学习掌握 。各个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

钳工操作技能 :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设备 、工具、量具和仪表;能进行测量 、划线 、錾削、锉削 、锯割 、钻孔 、攻丝、套丝、刮削 、研磨规范操作。

机械识图技能 :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 ,识读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 。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 :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量具和机具(设备) 。

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 :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电气仪器 、仪表。

(二)基本技能训练环节

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后  ,就进入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环节。基本技能包括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汽车维护作业技能、汽车修理作业技能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及实习有《汽车驾驶实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 、《汽车二级维护实习》和《维修企业顶岗实习》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产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产教结合”教学 ,不是边生产边教学 ,也不是生产+教学,而是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是以教为主、以产辅教的教学过程  。其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生产过程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到企业能够直接用得上 ,达到“无缝对接”。在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学徒 ,教学相长  ,共同克难攻坚 ,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各个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达到汽车驾驶员C1执照考核要求。

汽车维护作业技能:能按照汽车维修手册独立完成汽车一 、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

汽车修理作业技能:能够按照汽车修理作业的相关修理、装配标准和工艺规范完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分类 、总成部件检修、总成大修和竣工验收工作。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能够利用仪器仪表检测 、诊断与排除汽车使用中发生的常见故障 。

(三)基本技能在生产岗位上的体验与应用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再“必真”,与企业生产的环境、过程、条件 、工艺对接得再一致  ,也赶不上企业快速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高标准要求 。因此,已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还需要到企业生产岗位“真刀真枪”地体验和感悟,直接在生产岗位上真正完成对技能基础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是直接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体验 ,但还不能像一个企业职工那样独立担负起生产任务 ,还有一个对岗位生产技能边体验、边感悟、边掌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环节仍然是教学环节 ,或称之谓岗位生产性教学环节。也只有在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完成在直接生产岗位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使其所学技能成为生产技能。根据汽车生产岗位分为:诊断工位、机修工位 、电器工位、完检工位 。这一环节 ,各个工位的培训目标如下:

诊断工位 :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常规检查 ,包括以下检查内容 :第一 ,清洗气门积碳,清洗喷油嘴,以及更换火花塞  。第二 ,检查空调 、清洗空气滤清器;第三 ,检查刹车油和刹车片。第四,车轮动平衡和胎压 。根据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

机修工位:能够对车辆发动机 、车身  、悬架 、转向等部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正确的拆装工序,按照工人师傅的指导 ,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工作  。

电器工位:要求实践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电气线路图 ,熟悉电气零部件的组织按照部位,按照电路图判断出故障点 。

完检工位 :要求实践学生熟悉二级维护的所有检测项目,能够熟练完成汽车灯光 、制动  、动力 、电气等方面的线路检测与故障诊断。全面掌握汽车电路、汽车构造 、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 。

(四)对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环节

学生初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对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 ,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顶岗进行做工,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来完成由生疏—熟练—精确的熟能生巧过程 ,锻炼成为一名毕业后到企业直接能够“拿得起 、放得下”的技术能手 。这一环节与前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前三个环节从总体上讲都属于教学环节 ,是在老师和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一环节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上在师傅的总体引导下 ,完成对前三个环节所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过程。这一环节的岗位 ,称之为企业生产岗位 ,我们同样分成四个工位 ,各个工位的技能目标将按照实际生产来定,比企业实训岗位技能目标稍高。

诊断工位 :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 。确定车辆故障产生原因 ,并且能够初步估算出针对故障或损坏的部分的维修成本;同时 ,要编写出维修工艺卡 ,为下一步维修做好工艺卡片。

机修工位:主要针对车辆发动机 、车身 、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悬架 、转向等部位进行检测维修,同时 ,可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及油路、气路的检修与日常维护 。

电器工位:主要针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 、起动机 、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汽车电器仪表与显示系统 、汽车车身电器装置 、汽车空调系统等做检修与零配件的修复与更换。

完检工位 :主要针对修复过的车辆进行系统完整的检测 ,包括车辆外观  、内部及性能方面,确定检测数据符合规定范围后 ,由完检负责员工签字 ,交付客户验收 。

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巩固提高过程 ,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了到企业能够用得上 、留得住、站得稳、发展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总结

职业教育主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用岗位技能,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法向技能型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 ,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企业安全操作意识增强,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G].

维修培训总结篇8

一  、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需求状况

学院所在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部 ,处在武汉 、九江 、鄂州等大城市形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 。近年来  ,正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 、新能源装备制造 、起重运输、矿山机械等产业群  ,构筑标志性工业板块。据调查 ,黄石及周边制造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大量机床维修人员。据劳动部门调查统计,机械行业企业对机床维修人员各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中高职学历约占89% ,机械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优势 ,加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2.课程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机械维修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秉承我院“工学结合 ,厚能强能,根植一线,服务社会”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本课程面向黄石及周边各类制造企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 ,德 、智 、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机床维修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业生产第一线 ,能从事机械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典型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培养方案

在总结机械制造专业多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认真的讨论,我们明确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机床维修实用人才 。

知识方面: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床维修的计划、易损件的修复、维修工具的使用 、机床的拆卸与装配 、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

能力方面:旨在使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修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 ,掌握典型机床的修理方法和步骤,只要掌握好两三种机床,便可收到一直百晓 ,融会贯通之效 。

素质方面 :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质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具有一定的英汉互译专业技术资料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有较好的协作能力  、公关能力 、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等非技术性的相关能力。

4.培养模式

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掌握机床维修的基本知识 。

第二阶段:掌握机床设备的拆卸和装配 ,掌握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

第三阶段 :顶岗实习阶段 ,学院负责组织管理,社会企业作为主导者。在企业主导培养阶段,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准就业顶岗实习  ,在生产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 ,学习生产现场维修,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实习期间 ,依据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 ,指派学院教师负责与学生和企业的沟通联系 ,学院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

二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并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以“必需 、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中  ,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实践。在对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改革的充分认识 、调研基础上 ,对一些环节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 ,从而节约课时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理论教学单位学时的信息量。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合理设计实践内容

针对实践教学 ,按照课程实践的操作步骤和实际工作程序 ,根据实训室条件与环境,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合理设计各个环节实践内容 ,采用虚拟与真实相结合的实训方法 ,实现“教 、学、做”的统一。

2.构建课堂实训基地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对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 ,并按照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进行重构,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

3.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除课内教学实践总学时和理论总学时的比例达到1:1外  ,业余时间免费开放实训室 。对所有班级进行分组,要求必须在每学期完成规定的业余实践课时。课余实践行双导师制,除安排老师指导外 ,还采用指定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班组长兼导师的方法 ,既解决了指导教师工作繁重的困难,又巩固和锻炼了高年纪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组织管理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

4.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

教学中 ,教师使用教学信息记录册,实时记录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成绩 、期末成绩等 ,确定各项权重 ,最终给出总评成绩 。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 ,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如笔试 、口试 、操作、撰写论文、答辩等。实践教学每次实训都要求完成实训报告或产品,由专业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分别评定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等次单独记入成绩。

三、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设施完备 、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应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机床维修实训中心 ,近年来,围绕该专业不断加大实训条件的建设。现有普通车床20台,普通铣床10台,数控机床30台是一个集教学 、实训 、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机床维修已经建立了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家 ,并签订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协议书 ,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 、师资培训 、课程开发及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本满足了顶岗实习及实训要求 。

四  、结束语

本着教学内容综合化 、职业化 、技能化的原则,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和实训条件 ,先后编写讲义四部 。当然,在机床课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如教学计划中还存在某些实践环节和课程衔接不好 ,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教学软件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还需不断深入创新等。我们要在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清思路 ,明确方向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

维修培训总结篇9

维修设备工具库存管理现状和分析

维修设备工具库存传统管理手段单一 ,主要是登记借出和归还的时间 、数量等信息。设备工具的采购往往基于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 ,库存管理数据资源未得到有效的挖掘,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差距  ,存在维修设备工具总的利用率不足 ,对库存和二手航材件的利用不重视,盲目采购导致资金浪费等问题。(1)前期管理不足 。维修设备工具库存前期管理是库存的入口,包括设备工具购置规划 、型号、采购、维护、人员培训  、故障维修等工作。由于目前民航机型多样 ,大部分飞机维修设备工具是专型专用,不同科目所需型号不同 ,采购不当势必照成设备工具的闲置,浪费了教学设备经费。(2)信息化库存管理专业人员培训不足 。为了改善维修设备工具库存管理现状的不足 ,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研发适合维修设备工具使用的RFID电子标签,全部库存件加贴永久性标签 ,这些标签可以保留工作直至部件报废。通过RFID手持读写器就可以扫描和读取全部信息,实现对维修设备工具的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 、监控和管理 。数字化记录存储全部流转历史资料 ,增强库存管理流程自动化和可视化。由于库存管理日常工作繁杂琐碎 ,管理人员从事设备专业化 、信息化管理的培训不足,导致信息化工具提供的数据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

维修设备工具库存管理的主要指标

在民航高职课程分类管理和各科目实训要求已完全设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库建立数据统计模型  ,对比维修设备工具储备存量指标、维修设备工具储备供应指标、支持维修工具设备储备供应运营指标、维修设备工具储备效益指标等四类15个指标,对民航院校维修设备工具库存供应保障进行评估。(1)维修设备工具储备存量指标(6个)a.维修设备工具周转件库存量与分布b.维修设备工具消耗件库存量与分布c.单科目维修设备工具存量d.新增储备存量e.维修设备工具借出与归还情况f.一年未使用的维修设备工具库存量(2)维修设备工具储备供应指标(4个)a.总发付量、金额与各大类发付量 、金额b.各库存调配量c.周转件拆换d.周转件报废量(3)支持维修设备工具储备供应运营指标(2个)a.采购量与采购交付周期b.维修设备工具送修预算使用量与平均送修周期(4)维修设备工具储备效益指标(3个)a.维修设备工具保障率指标b.维修设备工具储备周转率c.单学时维修设备工具成本计算评估库存管理库存管理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既要掌握保障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需求,又要及时发现教学任务的调整 、变化,同时还要关注市场供应等变化。维修设备工具库存结构由库存设备的品种、数量和质量等参数构成  。优化维修设备工具库存结构 ,首先要改变现有维修设备工具储备结构不合理的状态 。库存结构一般用维修设备工具保障率来衡量 ,即 :其中,N是借出设备件次,M是缺件次数  。维修设备工具保障率是衡量一段时间内维修设备工具库存是否能够及时满足教学需求的概率值。为了提高维修设备工具的保障率 ,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 ,采购数量与需求数量尽可能匹配 ,对设备工具的消耗率进行有效的预测。

结语

维修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实训教学改革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等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训教学环节是具有直观性 、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目前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随着汽车市场的国际化,汽车维修行业有了一个较为先进的国际环境,汽车电子技术及高科技电子化检测维修设备已在汽车维修业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老的检测维修手段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新的检测诊断设备 、先进的维修观念及技术  、现代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现在从业人员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充实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技术较强的专业,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合格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激发智力潜能使其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 、较高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并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不太注重社会需求,这样就造成了和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象。以《电控发动机实训》课程实训为例,实训大纲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及执行器的检测及故障分析方法 。这些实训要求固然重要,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原车电路较实训用发动机电路要复杂、隐蔽,在学校实训教学环节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现有实训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和实际工作中的电路存在差距,不利干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学方式单一 。实训教学环节中,通常是指导教师事先将制作好实训台架,汽车的各部分的分解电路也是在实训之前完成,然后学生按照班级为单元,到实训地点后教师进行现场的简单讲解,然后在教师的操作下,学生作为旁观者或者次要参与者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结合实训数据完成相关的实训报告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学习者,没有真正参与到整个实训的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整个实训检测过程不是很了解,传感器的波形及数据采集无法掌握,实训报告中错误也较多。这样学生失去了实训教学环节中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机会。

3.实训考评方式单一  。实训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其成绩的评定也是以理论课程考试成绩为主,实训成绩为辅,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大都在10 %,没有形成独立的考核方式 。另外,实训成绩的评定一般是实训指教教师给出,而且评价的唯一依据就是实训报告,一个班级实训基本相同,实训报告也基本类似。所以,实训教学的成绩考核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而且实训教学环节成绩评定缺乏奖励机制,这就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学习,对实训教学的环节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效果非常不明显,更不用说挖掘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二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1.实训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我校实训教学环节本着”强化基础 、注重综合”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上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开拓了更多的途径 。

(1)实践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维修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践教学要根据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设计实训项目和组织实训教学,即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又可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开放性和先进性,应该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项岗实践。

(2)积极推行多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直接上岗;同时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实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改善传统实训教学方式弊端,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实训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以为主要参与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角色,以引导为主 、授课为辅,即全过程参与实训教学模式  。

(1)推广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项目,我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集体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行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创立和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在特色办学和培养“双证书”高技能人才方面,显示出它独有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学生知识结构有一个基础平台层后,通过开设多门选修课,开办第二课堂,举办讲座,成立兴趣小组,使每位学生既有专门化的特长,又能熟知各课程间的融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加强了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各专业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场观摩、讲解、实物展示分解  、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效率 。采用汽车性能参数的测量、调整,车辆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 、修理方案的选定,故障排除的操作来考核学生 。对学生实施“双证书”教育,开展技能比赛活动,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

3.考评方式的多样化考评是检查学生教学效果 、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避免传统考评方式的一些弊端,我们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的方式,将学生考核成绩里面体现其全程实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 。总体来说考评分为参与表现、实践能力以及提交的实训任务书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参与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态度 、完成情况、团结协作情况以及维修方案制定、任务实施 、研讨等方面参与表现情况 。

(2)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对实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实训操作、测试 、数据分析  、答辩及研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提交资料,主要考核学生各阶段提交的资料 、实训报告以及研讨总结,主要根据提交资料的完整度 、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以及问题讨论的深度进行综合评价 。

最后实训成绩评定标准为:实训成绩=参与表现(40 %)+实践能力(40 %)+实训提交资料 ( 20%)。

全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在成绩的评定中既考虑到了考核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表现,给予学生客观  、全面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

三  、总结

以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环节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参与改革教师在学生满意度测评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

总之,随着社会对学生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在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无论从办学指导思想到实训教学的理论指导日渐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日益改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实训教学改革中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研究中深远的课题,实训教学的改革也要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将教学实训方面的改革深化,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企业欢迎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能.毕业综合实践导引.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LOLs6EZ天赋加点图 s6adc通用天赋加点攻略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第三章.docx